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读后感|《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

2020-08-03   来源:读后感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

河北文安第一中学  董云飞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科技论文提要钩玄的能力。

2.理解本文对“熵”的说明。

3.体会本文节选部分对人类生存的新的哲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研讨文章论述的观点,训练提要钩玄能力。

2.学习用日常事例说明科学道理的写法。

3.把文章中所举的事例与有关“熵”的概述结合起来理解“熵”的含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法。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作点拨引导。

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质疑解难。

3.联想类比法。让学生把文中所讲的道理与生活结合起来深入理解课文。

(解说:以上三种方法分别适用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整体水平下、中、上的三类学生。由于此文难度较大,一般宜以第一种教法为主,交叉运用第二、三种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972年——就是董老师我出生的那一年——西方著名的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名为“增长的极限”,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以及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的理论,指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对近代西方文化中经济无限增长的癖好作了批判。《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学术著作。它所讨论的社会问题,比《增长的极限》要广泛、深入得多。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德的文章——《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初步提取要点,理清全文的论述思路。

(解说:此步骤着意于培养学生“提要”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文中勾画概括性语句,将概述内容与段落形式结合起来理清思路,为分析文中的疑难点做好铺垫。)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顺全文的论述脉络。

明确:全文共15段。第1段通过民谚引出了热力学定律,

第2段用一句话表述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引出了“熵”的概念。

第3、4段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论述,为下文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定律做铺垫。第5段为过渡段,转入对熵的论述。

第6、7段是对熵下定义并做解说。

第8、9段进一步从能量耗散的角度论述熵的涵义: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

第10至15段从地球上能量来源、工业回收、物质衰变等角度探讨了能源危机,说明地球上的有效能量在不断减少,熵在不断增加。

三、依据课后练习二加深对文章主体的认识

(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抓住作者论述的重点,理解作者所阐发的道理。)本文在论述中,列举的燃烧的例子有:1.“比如我们烧掉一块煤”,说明煤的能量虽然没有消失,但它却不能再用来做功了。2.“一把烧红了的火钳从火中取出……开始冷却”,说明“热量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当温度平均后,就达到了“没有任何能量级别差异的状态”,即“能量平均状态”,不能再做功了,这时“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3.“每当你点燃一支香烟的时候,世界上的有效能量就减少了一点儿”,这里形象地说明了能量耗散的不可逆性。点燃一支香烟虽然微不足道,但世界上的有效能量就会因此减少一点儿,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作业练习,我们对“熵”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按照英国作家斯诺所言,可以说我们是学习了科学领域里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毕竟不是一篇文学作品,而是一篇饱含了深刻哲理的科学论文,其中一定还有不少令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研讨。

二、从论证方法入手分析文章

1.引用论证

课文节选部分的引用论证有两种,一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以增强说服力。如引用格拉克曼的话,阐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由科学的尖端问题成为基础教育的内容;引用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的话,论述地球上的能源危机。二是引用一些民间谚语,来增强读者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见课文第一段)。

课后练习一(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从“民谚”中体会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涵义,增强一些感性认识。)

1.“你不可能不劳而获”意为:任何收获总是要消耗一定能量的,没有赋出就不会有收获。而被消耗的能量,就不能再用来做功了。高楼夷为平地后,不可能自己再拔地而起;水从水坝上流到坝底,不可能自己再返回坝上。要想重新做功,就要消耗新的能量,所以“熵”总是持续增加的。

2.“覆水难收”意为:事物处于凝聚状态,就有了势能;一旦分散开来,就再也不能自动回到凝聚状态。餐具在使用中,由于磨损,金属分子不断离开餐具,最终“零零星星地散失在土地里”。虽然它们依然存在,但已不能作为成块的金属被有效地使用了。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老子》第七十三章中的话,原意为天道像一张大网,广阔无边,稀疏却不会有一点漏失。后来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法网虽宽,却不会漏掉一个坏人。在本文中,这句话意为:自然界虽然广大无边,但也从不疏漏。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说,就是“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

2.概括论证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如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概括为一句话,将熵定义为“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言简意赅。

3.分析论证

本文用得最多的是分析论证方法。在概述一个科学道理或提出一个观点后,作者往往将问题分解开,逐一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还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说明事理,使文章通俗易懂。

课后练习三(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注意本文概括与分析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例如,第六段开头一句“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就是概述,是论述的要点;然后介绍克劳修斯的发现,说明能量的转化和消耗必然使熵增加。第七段开头“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也是概述,是论述的要点;然后举“污染”为例,指出“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进一步研习课文,我们对熵的深刻内涵又有了新的理解。同时,我们对人类目前的生存方式及未来的生存环境都有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当我们在认真学习本文的时候,当我们在深入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按照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观点,我们也在消耗着能量,我们也在导致着熵的增加。这就是这篇课文特别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向我们揭示了一种人类无力拯救世界的悲观结局,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课后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写一篇短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读后感|《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教案

https://m.scfaying.com/tongbuzuowen/28561/

推荐访问

熵增是最绝望的定律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品读《大学》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5篇)

读后感

现代诗歌繁星春水读后感300字(合集四篇)

读后感

《胜者思维》读后感心得体会锦集五篇

读后感

央行案鉴读后感范文五篇

读后感

廉洁小故事读后感锦集五篇

读后感

《平易近人》读后感部队范文(通用3篇)

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三篇】

读后感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后感锦集三篇

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读后感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50字范文汇总六篇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