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高考议论文写作瓶颈突破(1)

2020-05-29   来源:初中作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瓶颈突破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议论文审题瓶颈突破

网页快照: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像是一座名山,既要有峻美的棱角,又要有丰厚的内涵,让人观而不厌,登而有劲,赏而有味,而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你的文章首先必须题意明彻,涵咏深厚,使人在欣赏中,要么是能领悟到衡山般的秀,要么是能感悟到华山般的险,要么是能体会到泰山般的雄,要么是能欣赏到嵩山般的绝,要么是能品味到恒山般的奇。因此,你在下笔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无疑是要认真地审题,何况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倘能这样,你才能真正地“登堂入室”,在自己的文章里培育出奇葩异草!

瓶颈1.“你的心我怎么猜不透” ——题意不明

【知识问答】

1、议论文的审题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文本性。题目或材料就是你作文的唯一的依据文本,因此在审题时要对题目或材料所给的背景语进行细致的审读,否则,文章的立意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②文体性。考试题都有自己的文体指向或要求,因此在读懂题目的内含和要求以后,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或自己的心理准备来确定所写文章的文体。

③概念性。题目或话题均有自己的内涵或寓意或某种关系。因此在审题时务必要认真地解读。

④意蕴性。题目都隐含着寓意或深刻的思想,因此在审好题目的基本要求之后,就要开挖题目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和意义,然后,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对社会生活的链接程度来确定文章的中心和立意。

2、议论文要做到审题明确有哪几点?

答:①参透题目含义。即认真分析题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决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等。从而为后面的立意和构思打好坚实的基础。

②揣测命题者的意图。即命题者主要想考查写作者哪方面的写作能力和对事物哪方面的认知和感悟。

③圈定题目所反映的社会方向。社会是一个万花筒,既纷繁芜杂,又变幻莫测,既有古老的话题,也有社会的热点,因此,圈定了题目所反映的社会方向,你才能有的放矢,直捣黄龙。

④锁定题眼,突出重心。对于命题作文,既要领悟题目的外延,又要把握其内涵,既要读懂整个题意,又要抓住其题眼。对于材料作文,既要做多角度的分析,又要突破思维定式,选择最佳的立意。

3、议论文审题明确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全面性。一是要分清文章的基本属性,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亦或话题作文?二是要弄清其基本要求,是不限文体,还是限制了文体?然后纵合这些信息,为自己的文章准确地定位,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绝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②准确性。全面透彻地理解题目的内含和所要反映的社会内容。③鲜明性。提炼的观点要明确,不能含混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牵牛就要牵牛鼻子。

【瓶颈探测】

在历年高考中,都有一些文笔犀利、语言优美、构思新奇的文章因题意不明而被打入“冷宫”,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阅卷老师都不会无动于衷,但最终只能是爱莫能助,因为考试是无情的,他若对你手下留情,那就意味着对别人的无情和不公,由此看来,打破审题不明的瓶颈,走出题意模糊的误区,是每一个莘莘学子所迫在眉睫要破解的。

高中生议论文常见的题意不明毛病如下:

1、 “望文生义、答非所问”式

有些考生在写文章前,对题目的内涵并没有去认真地理解,而是抓住其皮毛就开始动笔,乃至于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如2006年辽宁的高考题目是以《肩膀》为题作文,对于这个题目,如果写议论文的话,那么,此“肩膀”就非人之肩膀了,它应该是指能够肩负起某种责任、道义或义务的力量,但有些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并没有深入地去理解题目所蕴涵的这一意义,而是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人体上的那个肩膀。

2、“混淆概念、乱点鸳鸯谱”式

有些题目的意思容易被考生误认为其它的含义,或概念被混淆,以致于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2006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以“意气”为题的命题作文,并且还列举了现代汉语词典对“意气”一词的三种解释,但有些同学偏偏像拉郎配似的,硬是把它和“义气”混为一谈,乃至于偏离了题意。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

有些考生在作文时,眼睛永远向上,对于题目的背景语熟视无睹,以致对题意的理解很片面。如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本是这样的:人与路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但一些写议论的同学,没有去认真地思考,没有去认真地看下面的提示性背景语,乃至肤浅地把这里的“路”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路,乃至于造成片面的理解。

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式

有些同学在高考作文中,文体意识淡薄,在审题时对自己的文章缺乏准确的定位,乃至于他写出来的文章变成了“四不像”,成了一个大杂烩,如2006年湖南的高考作文题已明确了所写文体为议论文,但有的同学却是这样写的:开头一字不漏地照搬了现代汉语的三种解释,然后就是一个关于兄弟恩仇的故事一叙到底,最后还来上一首抒情诗。

5、“穿靴戴帽、挂羊头卖狗肉”式

有些考生由于受惯性或惰性的影响,不动脑去思考,而是随意照搬平时读到的范文。如2006年高考中,湖南的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与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诚信》《心灵的选择》等牵强附会地联系起来,乃至风马牛不相及,造成了题意不明。

6、“见尾不见首或见首不见尾”式

对于一些单概念型的命题作文,有的同学,往往只注重主干,而忽视其修饰成分,乃至造成立意上的不明确,如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目为《北京的符号》 ,但有些考生只看到了后面的“符号”,而忽视了前面的限制语。

7、“朝三暮四——看着锅里想着碗里”式

有些同学在写作时,由于思路模糊,觉得这也要写,那也要写,乃至于顾此失彼,结果绕来绕去,弄得题意含混不清。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中去考察,这本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由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这种情况在高三学生的作文中是司空见惯的。

◆反例诊断

仔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以“‘脱毛’小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善于高飞猛进的鸟类,在一生中不知要有多少次脱毛的经历。他们总是常常把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才能一直保持着搏击风云的力量。

“脱毛”小议

从鸟类的“脱毛”,我们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新事物总是要战胜旧事物的。

众所周知,新事物在刚刚出现之初,总会招致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阻止,然而,它最终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成为时代的主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但他的遭遇又是坎坷的,痛苦的,孤独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就遭遇了中世纪教皇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嘲弄,他的学说也被称做了“异端”邪说,而支持“日心说”的布鲁诺却被教皇保守势力烧死在绞刑架上,但真理最终是要战胜谬误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当火车第一次进入中国的时候,清朝腐朽势力的领军代表慈禧太后视之为洪水猛兽,把它当做了不吉利的象征或产物,然而斗转星移,几十年后,詹天佑修建了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直到今天,铁路不但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通运输网络,而且还成了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成了最现代化的、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甚至连被世人称之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也最将竣工。在八十年代,当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倡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有的人反对,有的人不理解,有的人担忧,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强大的魅力四射的和谐文明现代化的中国已向世人证明了当时决策的正确性。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新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旧的事物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最终寿终正寝,这既是自然规律,又是社会发展的轨迹,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庸置疑,新事物的出现尽管道路是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战无不胜的。

那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在大事大非面前,在新与旧的较量中,对待新事物既要有热情,有自己的主见,又要认真地去扶持新事物,给它们营造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时代才会前进,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强大,民族才会振兴。

诊断:1、这是一篇半材料命题作文,材料是带有比喻性质的材料,确立论点时首先要明确材料的比喻意义。“脱毛”本是禽类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然而在材料中却把它看作是一种为了“高飞猛进”“搏击风云”的有意识“弃旧图新”的行为。立论就要抓住这个比喻意义的关键。关键抓得准,展开就比较容易了:的确,一个民族为了发展,要弃旧图新;一个国家为了前进,要弃旧图新;一个组织,一个团体,甚至一个人为了进步,都需要剔除那些不适应进步的东西而代之以有利于发展的新事物。

2、本文作者虽说对材料做了一些理解,但却有失偏颇,并没有抓住其实质去审题立意,乃至提出的观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与题意似是而非,含混不清。

◆一句话启示:不是我不懂你的心,只因你太含糊,千古为文重审题,题意明,文章兴……

【瓶颈突破】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生考场做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潜规则,不可能让考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力求题意的明确和观点的鲜明,同样是能够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精彩篇什的!

议论文做到审题明确有哪些好的方法?

1、 “分类领旨”法

在审题之时,分辨题目所属类别,领悟题目的要旨,是审清题意的第一步。从2006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来看,似乎已打破了过去那种大一统的格局,已明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根据各地的作为题目,大概可分为单概念命题作文、半材料命题作文、寓言故事型话题作文及材料作文等形式。

⑴单概念命题作文:北京的《北京的符号》、辽宁的《肩膀》、上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

⑵半材料命题作文:天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湖南:以《谈意气》为题,对字典里“意气”的三种解释作个阐述。“意气”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①、意志和气概。例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谈意气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

⑶寓言故事型话题作文:山东题目:根据寓言写话题作文 :一个寓言:人们在地上看星星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真正走近星星的时候才发现,星星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周围充满了灰尘。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江西题目: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⑷材料作文: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陕西):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2、牵牛鼻法:任何题目都有外在的意思和深层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因此,我们对题目或材料进行审题时,一定要善于抓住主要的,最本质的元素来做文章。

例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的材料是: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个材料告诉人们,事物具有多面性,应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事物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应保持并张扬个性。读懂了材料,明白了这样的中心,写作时才不至于走题。

3、“声东击西”法:

话题作文,一般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它往往起着引领考生思维,帮助考生打开思路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按照试题的要求成篇。

4、“旁敲侧击”法

话题作文的命题往往在材料与话题之后辅以相关的“要求”或“注意”来对考生进行“旁敲侧击”,所以考生要善于抓住这些提示性或背景性的细节来突破对中心题意的理解。如2006年湖南高考题中对“意气”的三中解释就足可以让考生对中心题意进行“敲打”。

5、“化繁就简”法

对于多因素的作文题,可以使用化繁就简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地审题的目的。

化繁就简法有两个要领,一是合并同类因素,二是去掉无效因素。

如2006年浙江的高考题就是可用这种方法来审题

题目: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6、“猛虎掏心”法

有些作文题,只要准确地把握其表意重心,就能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很多弯路,这种方法叫作猛虎掏心法。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正的部份。

如果作文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只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就可以了,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比如《桥》、《路》、《蜡烛》、《黑板》、《春风》、《攀登》、《习惯》等题目都是如此,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在快速审题时有个术语,叫做“打蛇要打七寸”。

7、、“一言堂”法

顾名思义,就事论事意即就着某件事、某个问题,直接论述这件事或这个问题,不能指东说西或顾左右而言他。俗话说:“指着乌龟说王八,指着田鸡说青蛙。”也就是就事论事的意思。《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小议“各人自扫门前雪”》等题目,写作时原则上都必须就事论事,议论其是非,评价其曲直。舍此言他即可能走题。当然,在评论性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也会涉及被评论的事物以外的其他材料,但引用其他材料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评论服务。在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不管引用的材料有多么新奇,多么重要,都不能独立于文章之中而自成观点

8、“辨明关系”法

有些议论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譬如《自由与纪律》、《自负•自信•自满》等等。

所谓辨明关系,就是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楚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彼此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辨明了,审题立意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譬如要想快速审视《自由与纪律》这个题目,首先就要快速辨明“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然后再根据二者的关系立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告诉我们,没有纪律便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这实质上就是文章的论点。当然也可以根据这种关系再灵活变通一下,这样立论,“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或者换一个角度立论:“没有纪律,就不能有真正的自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立论,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从哪个角度立论,都离不开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自信•自负•自满》这个题目中的三个因素之间也是一种是非选择关系,因此可以这样立论:“人要有自信力,但不能自负,更不能自满。”

◆范例指引

例1:在非洲,野牛对穷追不舍的非洲豹会突然转身,与猎豹争斗,以期能战胜豹子。事实上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野牛的争斗非洲豹也无可奈何。大自然中常有这样的现象,面对强大的天敌,有的动物跪地求饶,任凭天敌吃掉,也有的动物去勇敢地战斗,直到死去或偶然逃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请以“勇敢和妥协”为话题,写篇文章。

指引:审题时必须注意分析“勇敢”和“妥协”两个方面,不可只抓住其中一点。不仅要谈“面对强大的对手,只有勇敢对待,才有可能绝处逢生甚或成功”,而且要运用正反对比法论证“妥协”行为造成的结果(失败或灭亡)。(辨明关系法)

例2:请以“模仿与创新”为题写篇文章。

指引: 一般考生认为“模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往往提出的论点是“既要模仿,又要创新”,两者并重,泛泛而论。但是如果联系现实,根据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就可提出“要模仿,更要创新”的论点,重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立意就更具现实性,更深刻。行文时也要突出“创新”。(猛虎掏心法)

例3:一个人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在撑伞走过。这人说:“大师,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请以“助人与自助”为话题写篇文章。

指引:尽管材料的内容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抓住关键句“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就可看出“ 现代人不能一味地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应自立,自强,它才是我们走向成功实现理想最可靠的保障”这样一层含义。(化繁就简法)

◆一句话启思:“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虽说是一种含羞美,却是审题之大忌。

【在线测训】

一、认真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仔细审题,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请你以上述诗句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问题一: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和审题感受。

问题二:分析有可能出现的审题误区。

问题三: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一:泰戈尔的诗蕴涵的哲理是:过多的爱和过大的压力只会使效果适得其反。当然,作文时不必局限于谈“爱”或“压力”,只要扣住“不能超过一个限度”“凡事应适可而止”构思立意即可,取材的范围还是很广的,比如谈追求的目标不可过高,艺术创作要讲究适度之美等等,都是可以的。

参考答案二: ㈠完全偏离题意的立意可能有:1.学会选择;2.不懈地追求爱与美;3.联系普遍存在于世界上;4.宽容是人生最好的礼物;5.断弦是力量的源泉。㈡与题意若即若离的立意可能有:1.迎难而上与自我调度;2.和谐是一种美;3.爱,何去何从;4.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5.寻找自己的位置。

参考答案三:范文:           

给我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诗人说,花儿谢了,是因为人们怀着渴切的爱把它紧抱在胸头:琴弦断了,是因为人们硬要弹出弦索不能胜任的高音。我们不愿做凋花,我们不愿做断弦,我们愿做雄鹰,飞翔在自由的天空。

打从娘胎里出来,父母就开始拿我们和别人比,谁先叫爸爸妈妈,谁先会爬,谁先会走……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父母们关注的焦点。稍大一些,我们又被父母强灌着输入那些我们根本不懂的唐诗宋词,要我们紧握起比我们的手指还要粗壮得多的毛笔去临摹汉字,牵着我们去钢琴室,又进油画班,甚至在我们连中文也说不清的情况下,教我们学ABc。我知道,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花费了不少心血,然而,我们生命的一叶扁舟,又怎能承载起这中西文化的博大精深?

曾听说,北京、武汉、西宁和宜昌等大中城市里,各有中学生由于承受不了父母、老师、社会所强加的压力.选择了服用安眠药,甚至自杀。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然而悲剧却不时登台。前不久,我身边就有一位朋友在高考前对父母说:“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就去死了算了。”最后,她名落孙山,一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在不该凋落的季节却飘零了。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一定要把孩子往“考大学”这座独木桥上推呢?我初中时的同桌。中考过后对父母说自己不想读书了.父母尊重了她的意见;如今她已成为一名出色的市场营销员。给孩子们一片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不是每个人都能把书读好,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不也因为“太笨”而差点被老师赶回家吗?虽然没有踏进大学的门槛,但他的成功却举世瞩目。所以父母、老师们,请不要把我们死死地束缚在那座独木桥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我们大海和蓝天,我们一定会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爱花儿,就让它自由生长,相信它一定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爱琴儿,就给它一个自由的音域,相信它一定能奏出美妙的乐章;爱我们,请给我们一片自由的天空,相信我们一定会把理想的蓝图描绘得绚丽多彩。

评点:泰戈尔诗句中蕴涵的哲理,与成语“物极必反”的旨趣十分接近,这位考生准确地领悟了这一点,广泛甄选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材料,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使原诗所含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具体形象的演绎。正反结合,动人以情,晓人以理,的确是一篇优秀之作。

◆教师点评

◆学生启悟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高考议论文写作瓶颈突破(1)

https://m.scfaying.com/tongbuzuowen/20460/

推荐访问

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及套路 高考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与训练 高考议论文写作要求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 高考议论文写作模版课件 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展开角度 高考议论文写作:议论文展开方式 高考议论文写作模版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初中作文 突破作文600字初中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这很重要600字初中作文精选五篇

初中作文

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初中作文精选4篇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主题教育调研报告汇编4篇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精选三篇

初中作文

窗外初中作文600字【6篇】

初中作文

离我最近的那个人初中作文800字(通用5篇)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这句话启发了我汇编5篇

初中作文

重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初中作文范文(精选三篇)

初中作文

我家的故事作文600字初中作文锦集四篇

初中作文

琐记读后感600字初中作文汇编5篇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