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_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2020-08-07   来源:高考指导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次。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名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E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
  答案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单题、写作题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_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https://m.scfaying.com/gaozhongyuwen/29084/

推荐访问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高考大纲2019语文古诗 2019语文全国高考大纲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重庆08年高考分数线】重庆08年高考体育专业考试代考生起跑线上被捉

高考指导

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_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校名单(08年235所)

高考指导

北京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_北京大学招生录取规则揭密

高考指导

语文社科文阅读技巧|语文社科类命题解析

高考指导

文言虚词乃用法例句|文言虚词“乃”用法辨析(高中)

高考指导

文言虚词而字的用法|文言虚词“而”用法辨析(高中)

高考指导

初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用法_文言虚词用法辨析(高考)

高考指导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_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

高考指导

[解读2008年福建省耗材招标]解读2008年高考新方案

高考指导

【改革高考】改革高考能否为学生“减负”理性看待高考改革

高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