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2007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八)(html免费版)

2020-08-03   来源:高考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八)(html免费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八)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和第Ⅱ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矍铄           挑大梁           抱蔓摘瓜              旁证博引              男儿有泪不轻弹

B.朗润           露馅儿           鞭僻入里              陨身不恤              浪子回头金不换

C.菁华           解扣子           一蹴而就              词不达义             吃不了兜着走

D.井陉           过电影           虚钱实契              铤而走险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解析:A.证—征;B.僻—辟,陨—殒;C.义—意。

答案:D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教育部不久前曾发出留学预警,提醒赴挪威留学前,务必要先______留学学校的办学层次,以防被骗上当。

(2)《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自______四年来,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核实           颁布              既/又

B.核实           颁行              不仅/还

C.核准           颁行              既/又

D.核准           颁布              不仅/还

解析:“核实”:审核是否属实。“核准”:审核后批准。“颁布”:公布。“颁行”:公布并施行。要发挥作用,单“颁布”不行,还得在实际中施行,故第(2)句中用“颁行”优于“颁布”。第(3)句是递进关系,而非并列关系,故应选用“不仅/还”。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陈水扁要发动的百万人大游行,台湾民间的反应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只有民进党“政府”反应强烈。

B.“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到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在浙江省工商联今年向浙江九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头号议案中,这组数字触目惊心。

C.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征求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座谈会上,有的专家硬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指出现行《宪法》中的许多漏洞。

D.学习游泳已经一年多的郭思妤,萌生了挑战吉尼斯纪录横渡琼州海峡的愿望,胡淙泰对此也跃跃欲试。

解析:C.“鸡蛋里面挑骨头”:比喻在没有问题的地方硬找问题,故意挑剔,找茬儿。感情色彩不对。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网上调查,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雀巢奶粉的购买欲望为零。在消费者对雀巢的“声讨”大军中,各大媒体担负着“先锋军”的作用。

B.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电信立法,规定电信网络必须开放,明确网络资源的分拆、出租以及定价原则,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C.迄今为止,中国经济一直得益于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但由于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增加,使中国社会迅速老龄化。

D.《星月夜》和《有丝柏的麦田》等画幅中众多向天的意象,实际上就是凡·高在尘俗中饱受创伤的那颗心的写照,表现了他对现实的超越和对艺术的追求。

解析:A.搭配不当,将“担负”改为“起”,以与“作用”搭配;C.缺主语,去掉“使”;D.语序不当,把“那颗”与“在尘俗中饱受创伤”位置对调。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

  专家谈生物信息学

21世纪人类的目光在注视客观世界的同时,开始科学而缜密地审视自己,人类要“改造自我”,人类要在遗传基因的“最基本层面”上,对荼毒人类的种种遗传疾病发起最后冲击,“人类基因组”研究因此产生。包含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的24条染色体的DNA,是由30亿个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遗传信息的秘密,就在于这四种核苷酸的有序排列,人类基因组研究需测定全部30亿个核苷酸的排列次序。以每个核苷酸作为一个字符来印书,就相当于印制30000本每本100页,每页1000字的“天书”!当然,完成排序工作,只是第一步。凭借人类所掌握的“遗传密码”知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这第一步的研究成果中找出十余万个基因。而这些基因仅是遗传指令语句中的一部分“实词”,它们在“遗传语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多数还不清楚。对于编码操纵基因组运作的,占基因组序列的90%的“谓语部分”之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许多“虚词”,人们还知之甚少。一句话,要从基因组的全核苷酸序列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还要走很长的路。而惟有掌握这些信息,才算学会了“遗传语文”,读懂了这本“天书”。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生物学数据的迅速膨胀,对数据搜集、管理、处理、分析、解读能力的要求迅速提升。这一切靠什么来帮助?靠的是信息科学,靠日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数字处理速度的日新月异,使处理“海量”的人类基因组

研究产出的数据及相关的大量生物信息成为可能,并直接推动生物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当然,这同时便产生了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重大交叉前沿学科——生物信息学。

目前,生物信息学最活跃的前沿是“基因组信息学”,它正在成为基因发现和钓取、基因组密码破译并推动实验科学的强有力工具。同时,与之相关的其他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如药物生物信息学、医学生物信息学等等也正在蓬勃兴起,而且必将对药物学、医学及生物技术科学的发展产生强大的革命性作用。

放眼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信息学上已先行一步,争相投入巨资,抢占制高点,争夺通过生物信息研究与开发所获得的知识产权。中国科学家正在联合起来,共同推进中国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家指出,关键是要吸引生物学、数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跨领域的人才加强合作。上海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国家级生物信息库,首先是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同时以为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试服务为核心,发展生物信息学软件,培养生物信息学人才,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5.对“生物信息学”这个概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研究的迅猛发展为生物信息学的产生提出了一种需要。

B.生物信息学的产生缘于生物技术信息量的革命性爆炸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C.生物信息学主要特点是包括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D.生物信息学可以促进人类生物学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解析:C.由第二段可知,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而不是多种学科交叉而产生的。

答案:C

6.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A.由于遗传基因作用大小有异,不同基因被比喻为“实词”“虚词”和“谓语部分”。

B.遗传基因中起着最关键作用的操纵基因组运作的“谓语部分”却还不知道。

C.人类还没有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十余万个基因的发现只是沧海一粟。

D.遗传基因的类型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人类对许多重要基因还知之甚少。

解析:A.是由于遗传基因作用不同,不同基因才被比喻为“实词”“虚词”和“谓语部分”,既然“实词”的意义和作用“多数还不清楚”,如何比较作用大小呢?B.不是“还不知道”,而是“知之甚少”。C.解释不如D项具体。

答案:D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产生是由于人类要“改造自我”,即改变自我的性质。

B.“人类基因”研究是为了治疗各种遗传疾病,使人能健康长寿并能推动科学发展。

C.基因信息学是破译基因组密码并推动实验科学的最关键的工具。

D.中国的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今天还没有建立国家级生物信息库。

解析:A.从首段第一行“改造自我”的意思是治疗“荼毒人类的种种遗传疾病”。C.原文是“强有力”的工具。D.发达国家已“先行一步”不等于我们的发展十分缓慢;上海还没有国家级生物信息库,不等于中国没有。

答案:B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盗。广州刺史欧阳   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征曰:“此可验耳!”于杖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从杨素北征突厥,加上开府。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寻除右屯卫大将军,帝待之逾密。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度辽,谓其三子曰:“阿奴①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子孟才嗣,寻授光禄大夫。赐辒辌车②,给前后部羽葆鼓吹③;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④;王公已下送至郊外。

(《隋书·麦铁杖传》)

注:①阿奴:麦铁杖自称。②辒辌车:古代的一种卧车,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辒辌。后用为丧车。③羽葆鼓吹:羽葆即羽盖,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即乐队。④绋:特指牵引灵柩的大绳。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城而入                                逾:翻越。

B.赍敕而往                                赍:怀着,抱着。

C.唯诚与孝,尔其勉之                     勉:跑。

D.及济,桥未成                              济:渡河。

解析:C.勉:勉励。

答案:C

解析:A.其:①他的;②祈使语气。B.而:①修饰;②顺承。C.两个“以”均为介词,把。D.为:①成为;②替。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麦铁杖最初做过盗贼,被捕后入宫成为皇帝执伞的奴仆却仍然干些偷盗的事,由于每次都能及时跑回朝廷执伞,大家开始都认为不是他干的。

B.丞相设计使麦铁杖的罪行暴露出来,但皇帝还是觉得他可怜,放了他。

C.陈国灭亡后,麦铁杖在杨素手下效力,他屡次立功,做了柱国,在汝南太守任上还学习了法令制度。

D.麦铁杖随隋炀帝出征,为报答皇恩,身先士卒,最后战死沙场。炀帝为他流了泪,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让打了败仗的将军宇文述等人为他拉灵车。

解析:B.不是“觉得他可怜”而是“怜惜他勇捷的才干”。

答案:B

附参考译文:麦铁杖是始兴人,为人骁勇很有膂力,一天可以行走五百里,跑起来能追得上奔马,性情疏狂怪诞,喜欢喝酒,爱好交游,看重信义,一向以捕鱼打猎为业,不添置产业。陈朝太建年间,与人结伙聚集在一起做强盗。广州刺史欧阳  抓获他献给朝廷,朝廷将他编入官户,分配他去执御伞。每次散朝后,麦铁杖走一百多里,晚上到南徐州,越城而入,做些放火抢劫盗窃的勾当,早晨及时回来,仍又去执伞。像这样做了十几次。物主认出了他,州里把这个情况奏报给朝廷。朝中大臣见麦铁杖每天早晨一直在朝堂上,不相信是他干的。后来多次有人来告发。尚书蔡征说:“这件事可以验证!”在麦铁杖下朝时,用一百金悬赏,找人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麦铁杖出来应募,带着诏书去了,第二天早晨回来奏事。皇帝说:“相信那些人说的是对的,麦铁杖是盗贼很明显了!”由于怜惜他的勇猛迅捷,警告了他,把他放了。

陈国灭亡后,搬到清流县居住。跟从杨素北征突厥,进封为上开府。

后来炀帝即位,汉王谅在并州造反。麦铁杖又跟从杨素去攻打他,每次作战都先登上敌楼,进封为柱国。不久授予莱州刺史,没有什么治理的成效。后来转为汝南太守,稍稍学习了些法令,盗贼都不敢出来活动了。不久被授予右屯卫大将军,皇帝对待他更加亲密。麦铁杖自认为深受皇恩,常常怀有为朝廷竭诚效命之心。等到辽东之战,他请求做前锋。将要渡过辽河,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应当准备浅颜色

的黄衫。我深受国恩,今天是效死的日子。我被杀了,你们就会拥有富贵。只有诚与孝,你们应当牢记。”等到过了河,桥还没有做好,离东岸还有几丈,贼兵涌来。麦铁杖跳上岸,与贼兵作战,最后战死。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也在战斗中阵亡,皇帝身边更没有赶得上他的。皇帝为他流下眼泪,从敌人那里赎回他的尸体。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叫武烈。他的长子孟才为他的后嗣,不久授予光禄大夫。并赐给辒辌车和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送葬队伍前后都设置了吹鼓乐队;在平壤道战败的将军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为他拉灵柩;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

(2)于杖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

(3)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答案:(1)朝中大臣见麦铁杖每天早晨一直在朝堂上,不相信是他干的。(宾语前置1分,全句2分。)(2)在麦铁杖下朝时,用一百金悬赏,找人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购”1分,定语后置1分,全句1分。)(3)后来转为汝南太守,稍稍学习了些法令,盗贼都不敢出来活动了。(“稍习”“屏迹”各1分,全句2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盗。广州刺史欧阳   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征曰:“此可验耳!”于杖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从杨素北征突厥,加上开府。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寻除右屯卫大将军,帝待之逾密。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度辽,谓其三子曰:“阿奴①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子孟才嗣,寻授光禄大夫。赐辒辌车②,给前后部羽葆鼓吹③;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④;王公已下送至郊外。

(《隋书·麦铁杖传》)

注:①阿奴:麦铁杖自称。②辒辌车:古代的一种卧车,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辒辌。后用为丧车。③羽葆鼓吹:羽葆即羽盖,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即乐队。④绋:特指牵引灵柩的大绳。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城而入                                逾:翻越。

B.赍敕而往                                赍:怀着,抱着。

C.唯诚与孝,尔其勉之                     勉:跑。

D.及济,桥未成                              济:渡河。

解析:C.勉:勉励。

答案:C

解析:A.其:①他的;②祈使语气。B.而:①修饰;②顺承。C.两个“以”均为介词,把。D.为:①成为;②替。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麦铁杖最初做过盗贼,被捕后入宫成为皇帝执伞的奴仆却仍然干些偷盗的事,由于每次都能及时跑回朝廷执伞,大家开始都认为不是他干的。

B.丞相设计使麦铁杖的罪行暴露出来,但皇帝还是觉得他可怜,放了他。

C.陈国灭亡后,麦铁杖在杨素手下效力,他屡次立功,做了柱国,在汝南太守任上还学习了法令制度。

D.麦铁杖随隋炀帝出征,为报答皇恩,身先士卒,最后战死沙场。炀帝为他流了泪,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让打了败仗的将军宇文述等人为他拉灵车。

解析:B.不是“觉得他可怜”而是“怜惜他勇捷的才干”。

答案:B

附参考译文:麦铁杖是始兴人,为人骁勇很有膂力,一天可以行走五百里,跑起来能追得上奔马,性情疏狂怪诞,喜欢喝酒,爱好交游,看重信义,一向以捕鱼打猎为业,不添置产业。陈朝太建年间,与人结伙聚集在一起做强盗。广州刺史欧阳  抓获他献给朝廷,朝廷将他编入官户,分配他去执御伞。每次散朝后,麦铁杖走一百多里,晚上到南徐州,越城而入,做些放火抢劫盗窃的勾当,早晨及时回来,仍又去执伞。像这样做了十几次。物主认出了他,州里把这个情况奏报给朝廷。朝中大臣见麦铁杖每天早晨一直在朝堂上,不相信是他干的。后来多次有人来告发。尚书蔡征说:“这件事可以验证!”在麦铁杖下朝时,用一百金悬赏,找人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麦铁杖出来应募,带着诏书去了,第二天早晨回来奏事。皇帝说:“相信那些人说的是对的,麦铁杖是盗贼很明显了!”由于怜惜他的勇猛迅捷,警告了他,把他放了。

陈国灭亡后,搬到清流县居住。跟从杨素北征突厥,进封为上开府。

后来炀帝即位,汉王谅在并州造反。麦铁杖又跟从杨素去攻打他,每次作战都先登上敌楼,进封为柱国。不久授予莱州刺史,没有什么治理的成效。后来转为汝南太守,稍稍学习了些法令,盗贼都不敢出来活动了。不久被授予右屯卫大将军,皇帝对待他更加亲密。麦铁杖自认为深受皇恩,常常怀有为朝廷竭诚效命之心。等到辽东之战,他请求做前锋。将要渡过辽河,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应当准备浅颜色的黄衫。我深受国恩,今天是效死的日子。我被杀了,你们就会拥有富贵。只有诚与孝,你们应当牢记。”等到过了河,桥还没有做好,离东岸还有几丈,贼兵涌来。麦铁杖跳上岸,与贼兵作战,最后战死。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也在战斗中阵亡,皇帝身边更没有赶得上他的。皇帝为他流下眼泪,从敌人那里赎回他的尸体。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叫武烈。他的长子孟才为他的后嗣,不久授予光禄大夫。并赐给辒辌车和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送葬队伍前后都设置了吹鼓乐队;在平壤道战败的将军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为他拉灵柩;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

(2)于杖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

(3)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答案:(1)朝中大臣见麦铁杖每天早晨一直在朝堂上,不相信是他干的。(宾语前置1分,全句2分。)(2)在麦铁杖下朝时,用一百金悬赏,找人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购”1分,定语后置1分,全句1分。)(3)后来转为汝南太守,稍稍学习了些法令,盗贼都不敢出来活动了。(“稍习”“屏迹”各1分,全句2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虞美人  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水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词依字数多少来划分,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词属于__________。(2分)

(2)本词以__________为线索,写出了__________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2分)

(3)作者借“听雨”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1)小令  中调  长调  小令  (2)“听雨”  少年、中年和老年  (3)借“听雨”的意象,描绘出三幅象征性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年到老年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时代的风声雨声。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5分)

(1)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而荒于嬉,__________而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答案:(1)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2)哀民生之多艰  (3)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送葬的警示

刘醒龙

在我来到胜利镇约一个月的一天中午,我刚上床准备稍事休息,窗外遥遥地传来了一阵鞭炮声,随后又传来了一阵阵的号乐声。开始,我还以为是谁家的新郎娶新娘,待推开窗户看后,才知是一队送葬的人群。

正在看时,队伍中不知是谁吆喝一声,那八个抬着黑漆棺材的男人,齐刷刷地跑将起来,道路起伏不平,那黑棺材竟像一艘舰艇一样在海涛中豪迈挺进,脚下踏起的尘土亦如那蒙蒙的水烟。

在那一刻里,我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直到他们跑过小镇,消失在镇子外面的原野上,我仍于窗边作久久的伫立。

在那一刻,我实在不明白这究竟是不是一个生命的葬礼,在我看来它俨然是一种展示生命的庆典。旧的生命在新的生命的肩上不正是继续在作一种强大的延长吗?

然而,毕竟有一个生命无可挽回地失去了,对于某个个体来说,这是一万种悲剧中最悲的一种。

因为,世界上唯有生命不可替代,不可作伪,不可被人摆布。

那天黄昏,我一个人爬上镇子后面的小山,山上有一纪念碑,那是为悼念在本世纪上半叶那场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的血与肉的洗礼中,镇上死去的那些人而树立的。在我绕着纪念碑穿行在没膝深的荒草中时,我不能不又一次想到死亡。

不管我们想还是不想,死亡每时每刻都在身边窥视着那种有机可乘的破绽,随时都有可能突袭我们。令人想不通的是,如今的人特别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年轻人,竟如此地不将生命当作一回事,且不说动不动用刀砍杀别人,就连对自己也那般的刻薄,甚至仅因大腿不好看不能穿超短裙就可以去寻短见,仿佛真的如此便能再活第二回。

我至今只目睹过爷爷的死亡,那是一个深秋,爷爷已有半个月不能进食了,那晚,一家人都聚在爷爷的床前,此时的爷爷,除眼皮能眨,其余一切都已先行死去了,父亲替爷爷穿上寿衣、寿鞋,然后坐在床边作父子俩最后的相望。就在这时,爷爷嘴唇忽然动了一下,像是要说什么,猜测了一阵,父亲拿起寿帽问爷爷是不是要将它戴上,爷爷的眼皮眨了一下,下巴也像点了一下。父亲给爷爷戴上寿帽后,爷爷便永远地将眼皮闭上,可脸上分明是一派无奈的神情。只是心知死亡的不可挽回,才只好随它去了。

我想起爷爷的死,那时我已过了而立之年,可那一刻里,我才发觉自己并没有完全成熟起来,我像小孩一样,害怕去碰一下爷爷那正在发僵的躯体,甚至害怕去停放爷爷的屋子,害怕送爷爷去火化!我不明白,生命你为何这么脆弱,为何只有这仅有的一次呢?

在荒坡上徘徊时,四周安静极了,只有山风偶尔来作一回短短的光顾,我伫望着那条刚有送葬队伍跑过的小街,心里突然明白,为何那些送葬的人群要如此张扬。它实在是要告诉众人,一个生命消失了,哪怕它活得再长,也还是要死的,那么趁着还活着,我们要万般珍惜。所以,送葬只是一种形式,它的真正意义是在警示我们: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没有死亡,活着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只是怎么个活法。有的人用智慧和思想,有的人用灵魂和血肉。这一点于作家也不例外,而我由于智慧的匮乏、思想的浅薄,便只能选择用灵魂和血肉来写文章了!唯有此,我流浪的精神与情感,才能找到笔尖那么大小的家园!

14.文章开头写到作者听到送葬的鞭炮声和号乐声,还以为是“谁家的新郎娶新娘”。

请找出后文与之相呼应的对这次葬礼议论的一句来。(5分)

答案:“我实在不明白这究竟是不是一个生命的葬礼,在我看来它俨然是一种展示生命的庆典。”

15.结合作者在文中举到的例子,说说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选择怎样活着,不应该怎样活着。(5分)

答案:人活着应当珍惜生命像革命先烈那样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奋斗,“用智慧和思想”,“用灵魂和血肉”为人类作出贡献;而不应当“动不动用刀砍杀别人”,“因大腿不好看不能穿超短裙”就去寻短见,不把生命当作一回事。

16.为什么说“送葬只是一种形式”?它给我们的警示到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答案:因为送葬只是人们对死亡认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它警示我们:死亡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不能逃避,关键是怎样活着。人活着应当有意义,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17.下列对本文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6分)(    )

A.本文以“送葬的警示”为题,揭示出文章的切入点与其主旨之间的关系,使人对它的写作方法一目了然。

B.作者在开头写了一个偶然看到的送葬场景,并对它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并由此引起一系列联想。

C.在本文中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感情倾向十分明显,表现出作者对崇高生命的敬意和对现实的忧虑。

D.作者在文中详尽地叙述了爷爷的死,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此的无限哀伤,以此说明送葬对人们的警示。

E.文章在最后点明了主旨:人应当活得有意义,由于智慧的匮乏和思想的浅薄,我应能找到笔尖那么大小的精神家园。

解析:D项“为了表达自己对此的无限哀伤”分析错误;E项“由于智慧的匮乏和思想的浅薄,我应能找到笔尖那么大小的精神家园”曲解了原文。

答案:DE

六、(15分,每小题5分)

18.根据图表,续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能与上文衔接,表达简明。

(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对比说明,要增强记忆,减少遗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的记住、掌握的百分比要大得多。(2)必须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19.根据要求,发挥想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拟写三条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1)(从运动员角度)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2)(从观众角度)表现观众对运动员的热情期待。

(3)(从历史的角度)表现这次体育盛会的意义。

答案:(1)我们微笑着走进这片多情的土地(或:信心百倍  精神抖擞  奥运赛场勇争第一)  (2)北京拥抱你(或:古老的民族永远为你喝彩;热情的北京企盼你闪亮出场)  (3)北京因你而自豪  你使北京更骄傲(或:传承奥运文明  历史永远铭记;绿色文明因你而流光溢彩  科技文明

因你而发扬光大  人文精神因你而升华)

20.参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了粼粼的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欢韵……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答案:骆驼从沙漠上走过  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岁月从树林中走过  留下了圈圈年轮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艾子喜爱喝酒,整天少有清醒的时候。他的学生聚在一起商量说:“他这样好酒,只有用危险的事情让他害怕,才可以使他警戒。”有一天,艾子又由于喝酒过量呕吐了。一个学生悄悄地把猪肠子放到呕吐物里,一边拿着给他看,一边说:“人要有五脏才能活下来,你现在只剩下四脏了,怎么能够活下去呢?”艾子仔细看了看猪肠子,笑着说道:“唐三藏(脏)还可以活,何况我还有四脏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事物的时候,也会像艾子一样存在着清醒与糊涂之别,请以“清醒与糊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答案:略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2007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八)(html免费版)

https://m.scfaying.com/gaozhongyuwen/28562/

推荐访问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真题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安徽 2007年高考语文总分多少 2007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 200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试卷答案汇编3篇

高考试卷

全国高考试卷范文(精选九篇)

高考试卷

重庆市2023年新高考II卷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范文(精选三篇)

高考试卷

各省份高考试卷类型划分范文汇总三篇

高考试卷

2023年山西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二篇】

高考试卷

2023高考试卷新高考一卷英语真题试卷及答案精选二篇

高考试卷

2023全国甲卷语文高考试卷及解析范文汇总二篇

高考试卷

2023年贵州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锦集二篇

高考试卷

高考试卷是在监狱印刷的(合集三篇)

高考试卷

网友高速偶遇高考试卷押送车队范文汇总三篇

高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