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一)_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答案

2020-09-05   来源:九下

课标九下一单元测试答案

一、

1.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2.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3.阿姨,刚才我拿十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没等您找钱我就走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谢谢,给您添麻烦了。
4.见教材。 

 二、

(一)
5.“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6.空间的阻隔,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7.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二)
8.海浪象征了一切旧势力;“无休止”“扑”这两个词是说反动势力力量的强大及冷酷无情。
9.塑造了礁石顽强不屈的形象。“礁石”的形象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象征,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10.当我们的民族、或者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时,我们要像“礁石”一样将敌人的“海浪”打成碎沫。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更要有坚强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本领,完善自己。

(三)
11.博多海湾一片寂静,没有潮音,星光灿烂,远处幽暗的海面上有粼粼的波光闪烁。
12.“高擎”一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画出古松虬劲挺拔的姿态,“手儿”一词用比喻的手法描画出古松枝叶繁茂的样子。“沉默”“赞美”则是以自己的心理感受赋予自然景物沉静赤诚的美好人格。
13.作者赞美了天宇的伟岸和雄奇,赞颂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三、14.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

 (一)1、(1)春江水明码暖鸭先知。(2)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些绝境;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后遂无问津者。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3)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⑤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⑧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③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④醉能同其乐。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李逵蒋门神

 (二)4、(1)“满地的”改成“满眼的”(2)“漫天樱花纷飞”改成“樱花漫天纷飞”(3)“她的脸上露出笑容”与“一束阳光洒在女孩身上”调换顺序。(4)“深呼吸”删去(5)“那女孩就是我--我相信”中“――”改成“。”(6)“溃赠”改成“馈赠”(改对1处给1分,给满5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

 5、要点:一是要写出某种境况下的人物,说话者话语前应有反映人物境况的修饰语;二是写出对快乐的理解。例:日晒雨淋了一天的建筑民工说:“收工后一包花生米、三两白酒的日子,就快乐!”

 (三)6、参考:由于人们乱挖乱采,过度放牧,草原连骆驼、羊群生存所需的草的数量减少,造成骆驼哭泣、羊群撕咬。

 二、

 (一)7、《百合花》当代茹志鹃。

 8、gāngàshànshàn

 9、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0、肖像描写: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神态描写:绷了脸,垂着眼皮

 11、两个人物,主要人物是通讯员,次要人物是年轻媳妇

 12、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或“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13、真诚、热情、纯朴

 (二)14、(书籍)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心灵的罗盘会发生强烈的感应。或(书籍)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

 15、蒙尘:指不能拥有高尚、圣洁的精神境界;驰骛:指一心向往、追求外在的东西,忙碌、奔波于琐碎的事务中。

 16、如:鲁迅的犀利(尖锐),例如:《孔乙己》一文通过塑造孔乙己这一形象,尖锐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再如:朱自清的真挚朴实等。

 (三)17、(1)余:我(2)于:比(3)尝:曾经(4)是:这句话

 (5)以:从(6)(6)信:真实可信(7)孰:谁(8)为:写作

 18、(1)孰Shú(2)敛liǎn(3)俟Sì(4)夫fú

 19、(1)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2)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20、苛政猛于虎也。

 2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2、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露当时统治者加在百姓头上的赋税比毒蛇还毒的黑暗现实。

 23、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24、不可能找到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只要说得有理即可)

 三、作文(略)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1.(1)藉 籍

   (2)wèi

   (3)越俎代庖 越权办事或者包办代替

   2.“折桂”“名列榜首”“独占鳌头”“坐上头把交椅”“勇夺金牌”等等。

   3.示例:我迈步在明亮的路灯下,感到脚步是那样的轻松;凉爽的细雨打在脸上,好像周围的鲜花和笑声,也在祝贺我演讲的成功。

   4.(1)综合独立(2)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3)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二、(一)5.“为的是希望你能够从你的法律的立场上作几分让步”。

   6.过渡作用,为下文埋下伏笔。

   7.雄辩、严密、逻辑性强。富有文采,富有智慧和理性。

   (二)8.人物自身的台词舞台提示

   9.对鲁侍萍的关窗动作感觉十分熟。

   10.周:不可一世;鲁:胆小、软弱、与世无争。

   (三)11.张春花在演播室寻找李望水的动人情景。

   12.愿望:找到李望水,把他带回学校。与题目的关系:张春花千辛万苦寻找李望水,就是因为他是张春花的学生,保证一个都不能少就必须找到李望水并带他回学校上课,可以说这件事正扣了文题。

   13.原因:家里欠人家四千元债,家里让他到人家的煤矿去干活。因为家庭贫困辍学,表现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及人们对科学知识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感想:要提高人的素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兴办教育;要兴办教育必须要发展经济。希望人们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特别是我国农

村的教育。

   14.表面写张春花要找到自己的学生,保证自己代课期间不减少一个学生,其实也暗指我国发展教育不应忽视任何一个地方,尤其是贫困的农村。

   三、15.略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1.(1)梁→粱 (2)xuān hè (3)排比

   2.示例:(1)孔子的:“仁者爱人” “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舍生取义”。

   3.(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2)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一)5.(1)所以 (2)这种人

   6.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7.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8.略(不论就一点来谈或两者结合起来谈,不论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二)9.“实”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填充。

   10.讲书。 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11.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要干成一项大事,工作没有大小主次之分,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才能把这项事干好。

   (三)12.我并没有比别人两样的地方。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13.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

   14.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

   (四)15.(1)打比方。(2)明白。

   16.解说的人,本来都是用别人知道的东西,去说明别人不知道的事物,而使人知道那事物。

   17.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话或道理讲清楚。

   三、18.略

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一)_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答案

https://m.scfaying.com/chuzhongyuwen/33468/

推荐访问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九下数学培优补差计划范文(通用5篇)

九下

九下历史学期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九下

初九下开学致辞简短精辟精选三篇

九下

九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记(合集3篇)

九下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九下政治(锦集3篇)

九下

如何构建命运共同体?政治九下(通用5篇)

九下

部编版九下语文教学计划(合集7篇)

九下

部编版语文九下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

九下

历史九下第四课笔记四篇

九下

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九下政治范文(通用3篇)

九下